《人民日報》(2022年07月22日 第09版)
《人民日報》(2022年07月22日 第10版)
7月22日,人民日報分別以
(資料圖片)
《譜寫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》
《奮楫爭先,江淮大地氣象新》
兩個整版聚焦安徽。
其中,關注了合肥市蜀山區
的民生實事工作,
分別是:
筆架山街道老舊小區改造,
居民幸福感明顯提升;
西園街道開展老年食堂助餐服務,
居民暖心笑開顏。
一直以來,
蜀山區傾聽民聲、集中民智、
反映民意、凝聚民心,
真正從群眾最期盼、最需要處發力,
全方位提升居民的
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下面,
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!
小區改造 居民共享
近年來,合肥市蜀山區持續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改善人居環境、提高城市品位和改善民生的重點工程來抓。對納入改造計劃的老舊小區,蜀山區問計于民、問需于民,廣泛征求群眾意見,動員居民參與改造。一個個老舊小區華麗“變身”,一棟棟老舊居民樓換上“新衣”,改造成果不僅受到廣大市民的好評,也切實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老舊小區改造同時加裝電梯。
“2012年以來,我們累計投資近9.38億元,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05個,惠及20.1萬余居民?!笔裆絽^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“十四五”期間,蜀山區計劃完成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70個,涉及2.3萬多戶、超6萬居民。
“精致煙火氣”
讓“菜籃子”裝滿幸福味
農貿市場是最具“煙火氣”的地方,不僅關系著千家萬戶的“菜籃子”“米袋子”,更是展現城市文明形象與品位的前沿陣地。近年來,合肥市蜀山區通過“改造提升、新建補充、轉型融合、取締關閉”的方式,積極推進文明菜市建設和改造提升,部分菜市場臟亂差的頑癥痼疾得到很大改觀。
綠怡居農貿市場干凈衛生、清潔明亮。
2018年至2022年,由蜀山區市場監管局牽頭,蜀山區城投公司出資4937萬元,聚焦菜市“標準化、清潔化、規范化”,從“硬件改造、環境改善、秩序管理”三個方面,對轄區內11家農貿市場進行全面提升改造,改造面積約43044平方米,不僅使農貿市場舊貌煥新顏,商戶生意越來越好,也進一步營造了放心、有序的消費環境。
城市閱讀空間
讓書香觸手可及
市民出門步行15分鐘內,就有一處閱讀空間。這里不僅是一個閱讀場所,還可以參加各類公益活動,豐富精神文化生活。
林間書舍是全市首個公園里的城市閱讀空間。
近年來,蜀山區累計投入3400余萬元建設城市閱讀空間,從首批5家發展到現有17家對外開放,每家均有自己獨特氣質,成為蜀山的重要文化群落。
同時,投入1450余萬元運營資金,引入專業化服務運營商,打造出溫度與質感并存的書房。據統計,蜀山區城市閱讀空間在建設初期年均接待讀者量58.8萬人次、外借圖書17.9萬冊次、新增辦理讀者證約3000個,累計舉辦各類閱讀活動864場次。而2022年上半年,接待讀者量就達到了105.1萬人次,外借圖書達22.86萬冊次,舉辦閱讀活動1803場次。
老年助餐服務
吃出“幸福味道”
根據安徽省“十大暖民心”行動工作部署,合肥市蜀山區及時制定《蜀山區老年助餐行動實施方案》。2022年,蜀山區將建設城市老年社區食堂、助餐點57個,農村老年食堂、助餐點6個,特困供養機構(養老機構)助餐點2個,其中包括1個慈善冠名老年助餐機構。
社區食堂提供助餐服務,居民笑開顏。
據介紹,區民政局正在梳理轄區機關事業單位食堂、轄區餐飲機構、連鎖餐飲單位,積極參與轄區老年助餐建設,發揮各自優勢,規范地開展老年助餐服務。一餐飯溫暖一座城。蜀山區將持續推進老年助餐服務項目建設,進一步加強助餐機構監督管理,建立健全助餐配餐服務準入、退出機制,吸引更多優秀餐飲企業“進軍”社區助餐領域。
來源:人民日報 孫雨靜 季云岡 詹偉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