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)
蘇報訊(駐張家港記者 楊溢 陳夢嬌)漫步在張家港市冶金園(錦豐鎮)洪橋村五節橋,河渠清澈見底,村道平坦干凈,房前屋后整潔有序,三兩村民閑坐暢聊……這樣一幅和諧美好場景得益于張家港市冶金園(錦豐鎮)交通村和洪橋村聯合開展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。
交通村與洪橋村地理位置相鄰,均面臨人口老齡化嚴重的問題,長期以來,兩村交界處的河道臟亂、衛生死角成為環境治理痛點。2020年,洪橋村以改造清理五節橋為契機,聯合交通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,組織25名黨員干部協調溝通兩村歸屬地問題,實現兩村治理互通、資源聯動。“你找我的問題,我挑你的毛病,這樣的聯合整治更容易查漏補缺,促進工作成效。”交通村黨總支書記陸亞勇說。
隨著聯合整治的深入推進,兩個村莊的面貌大變樣:老舊硬化的磚墻變成了創意趣味的墻繪,泥濘顛簸的小路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村道,雜草叢生的農家小院變成了古色古香的庭院……實實在在的變化讓兩村村民看在眼里、喜上眉梢。“現在村里真的大變樣,家門口的路凈了、渠也清了,連河里消失了多年的小魚小蝦都時不時出現了。”談起村莊的“蛻變”,78歲的洪橋村村民李汝玉最有發言權。
好環境造就好風景,好風景帶來好“錢”景。如今,在不斷鞏固治理成果的基礎上,洪橋村還對五節橋周邊綠植進行統一規劃,并深挖本土歷史,通過“建景留人”,打造了五節橋年代墻“網紅”打卡點,不斷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。
“最近有不少市民來我們村子,打卡這個‘網紅’墻,以前的‘臟亂差’現在變成了‘香餑餑’。”洪橋村黨總支副書記費紅告訴記者,隨著游客越來越多,還進一步帶動了本地種植戶的蔬菜銷售。“聯合整治不僅‘整’靚了村容村貌,還讓我們村民足不出村也能致富。”費紅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