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條運河,縱貫數千里,繁榮沿岸大小城鎮;一座古城,橫跨2500年,積淀千年文化底蘊。
因運河而生,因運河而興。千百年來,蘇州與大運河共生共長,相得益彰,寫下古城與運河的千年華章。
9月22日晚,第四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在蘇州盛大開幕。千年姑蘇城,詩畫大運河。運河承載古城歷史文脈,古城激活運河當代繁華,一幅生生不息的姑蘇繁華圖正徐徐展開。
以樂為媒
道出千年運河前世今生
千年運河,波瀾壯闊。音樂、舞蹈、戲曲交相輝映,共同吟唱運河千載之滄桑。由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帶來的民族管弦樂《大運河》,在蘇州虎丘塔下奏響雄偉篇章。
該作品分為古老的運河、多彩的運河、永遠的運河三大篇章,包含《花木蘭· 凱旋》《牛郎織女·到底人間歡樂多》《夜深沉》《打棗》《蘇州好風光》《沂蒙山頌歌》《連年有余》《三五七》《茉莉飄香》九大曲目,以沿線省市地方特色音樂為題材進行創排,并融入蘇州民歌、安徽黃梅戲等特色音樂元素,以樂為媒,演繹千年大運河“前世今生”。
壯闊的大運河,從春秋走來,從隋唐走出,一路奔流,縱貫江蘇南北,成為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,690公里的運河兩岸,一座座城市因運而生、因運而盛。人們傳承著運河精神和夢想,演繹著偉大時代的豐韻。
千年首秀 沉浸夜游
邂逅當代最江南
" 七里山塘到虎丘,白公刺史浚疏流。"唐代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開河修路,為后人留下寶貴遺產的同時,也開辟了一條游覽此處勝景的絕佳線路。本屆運博會開幕式為何在虎丘和山塘舉行?蘇州市副市長查穎冬表示,選擇虎丘和山塘就是想讓參會的嘉賓和廣大市民、游客更多了解大運河蘇州段的風貌。
白天的虎丘與山塘古韻古香,靜靜道來歷史的滄桑;夜幕降下,流光溢彩、人影婆娑,運河、古城跨越時代洪流,古典與現代完美交融,綻放出當代的光彩。
今年8月起,虎丘傾情打造沉浸式夜游項目,借助燈光藝術、投影互動、聲境營造等當代藝術表現形式,以虎丘奇境為主線,利用多媒體技術,精心構建虎丘奇境十景?;⒏菲嬗?、塔影輝映,虎丘塔燈光秀表演《虎阜傳奇》以燈光為筆,以天空為布,塔身的燈光直指蒼穹,驚艷了夜空,穿越了時空。
從虎丘碼頭登船游覽山塘河,依次游經虎丘碼頭、亭子橋、南社雅集等10余處名勝古跡。透過游船的門窗,穿著時代服裝的演員或深情演繹歷史故事,或翩翩起舞抒發美好向往,或款款吟唱對蘇州的拳拳之心...
而說起虎丘,便不得不提蘇州的“運河十景”。從京杭大運河進入蘇州的第一鎮吳門望亭開始,一路經滸墅關、楓橋夜泊、平江縣古巷、虎丘塔、空陸盤門、橫塘驛站、石湖五堤、寶帶橋,最后抵達平望·四河匯集。從2021年1月起,蘇州著力打造“運河十景”,力圖把古城保護更新、文旅融合發展與江南文化品牌建設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。
“先見虎丘塔,后見姑蘇城”,于蘇州而言虎丘塔不僅是大運河重要的航運坐標,更是重要的蘇州文化坐標。今年9月,經國家文物部門批準,虎丘塔時隔14年再次對外開放,讓游客目睹世界文化遺產的真容,增加游覽的文化體驗度。
奔騰澎湃
大運河文化生生不息
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、南至杭州,千年來承載無數繁華盛景,宛如一根貫穿南北的琴弦,亙古不變地彈奏出時代強音。
大運河蘇州段,流經相城、高新、姑蘇、吳中、吳江5區,全長83千公里。張繼筆下的“江楓漁火”、馬可·波羅眼中的“東方威尼斯”...2500多年來,大運河見證了姑蘇城的滄海桑田,更留下了璀璨文化。2014年,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,蘇州成為沿線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遺的城市,14.2平方公里的古城被整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為打造大運河文化帶中“最精彩的一段”,蘇州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,逐步探索出一條文化旅游、生態保護、遺產傳承相融合的發展之路,把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、特別是與“運河十景”建設貫通起來,把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、生態環境整體提升、沿線名城名鎮的保護修復以及文化旅游融合發展、運河航運轉型提升統一起來,在保護中利用,在利用中保護,始終保持并不斷創造大運河文化帶新的精彩。
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是致力傳播運河文化、促進文旅融合發展、展開國內外運河城市文化交流合作的有效載體,成為彰顯運河文化與江南文化風貌的“最美窗口”。運博會連續兩年在蘇舉辦,也將為蘇州大運河文化建設增添新的活力。
在未來,千年運河與千年古城,也將會綻放出更絢爛奪目的光彩。
第四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、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、江蘇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、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與蘇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。
活動立足大運河全域,以“融合·創新·共享”為主題,安排5大板塊13項重點活動,主要包括開幕儀式及主題演出、夜游古運河、展覽展示、主題論壇、互動聯動等內容。
9月23日至25日,6個主題展覽將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展出。包括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、“絲路與運河的邂逅”國際展、運河特色旅游產品展、運河非遺展、運河數字文旅產業展、運河美食文化展。
值得一提的是,為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,加快文旅行業新形態的誕生,本屆運博會以“科技+文旅融合”為主旨,打造“線上+線下”的綜合觀展體驗。
觀眾可通過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(第四屆大運河文化博覽會)或登錄線上運博會小程序,了解運博會訊息。線上運博會(下稱“小程序”)通過3D數字化的視覺呈現,打造“大運河元宇宙“概念,將六大展覽區串聯交融呈現給觀眾。觀眾可云游博覽會,足不出戶體驗文旅產品,品味運河文化。